到巴塞隆納,最重要的行程之ㄧ是什麼呢?高地的建築?蘭布林大道?哥德區?感恩大道?這些都是遊客耳熟能詳的重要景點,但是假如你真的想要了解這個城市的靈魂,你一定要親自去看一場足球賽,一起去跟球迷們膜拜他們共同的精神象徵 – Futbol Club Barcelona.上星期二3/11我有幸去了Barça對法國里昂隊的歐洲冠軍杯比賽,全場九萬多個座位幾乎都要坐滿,而同時整個加泰隆尼亞地區的酒吧裡,也都塞滿了看球的人們在關切這場比賽,這樣成功的球隊,到底背後有著什麼樣的魔力呢?
Barça一直是加泰隆尼亞人的驕傲,在政治上得不到完全的獨立,加泰隆尼亞人極力在文化、商業甚至是體育表現跟代表中央政府的馬德里作抗衡,而足球更是兩邊人民最關注的焦點,也因此Barça對Real Madrid的比賽被稱為El Clasico-經典比賽,從場內到場外的敵我意識讓人對這兩個城市的對抗有了很深刻的體悟,但是讓Barça擺脫二十一世紀初低潮的不只是這個球隊的光榮歷史,而是球隊徹底領悟足球運動已經進入了全球化競爭的年代,需要用商業的角度去經營才能讓球隊在長期得以生存,好的球員->獲勝->更多球迷->更多財源->更多預算->好的球員,只有當球隊進入這樣的正向循環,才有辦法長久經營下去,不然就會被其他球隊擠到生存的邊緣。因此,Barça 2003年帶進專業經理人制度重新檢視行銷、財務以及球隊管理,重新開啟了Barça的光榮歲月,並在2004-2005賽季同時奪得西甲以及歐洲冠軍杯,把Barça的品牌推上了新的層級。
一進了我家地鐵站,就開始聞到今天網上屬於Barça的味道,到處都是穿著Barça球衣、披著Barça圍巾或者是帶著Barça帽子的球迷,越靠近Maria Christina站,車廂裡的空氣就越來越稀薄,到站時車廂裡幾乎沒有一點空隙,門一開可以看到整個月台都是Barça的球迷,要怎麼去球場也變成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跟著人群走就對了!在往球場路上,酒吧裡早已是高朋滿座,球迷們在入場前就開始吃吃喝喝,大家都在為這場作準備。往Camp Nou的大路已經整條被封起來讓行人通行,大家浩浩蕩蕩像行軍一樣從四面八方在Camp Nou會合,進入了偌大的球場,Camp Nou是個老球場了,從入口走到座位的過程你會覺得自己宛如在監獄裡,四處都冷冰冰的水泥牆,光線也很灰暗,但是當你一踏出觀眾席,你就會被耀眼的燈光跟沸揚揚的人氣所驚艷,那一刻你就會真正感受到身為巴賽球迷的榮耀跟幸福,因為你正在一起進行一種儀式,獲得一種集體的滿足感。
對里昂的比賽,第一場在里昂踢成1-1平手,第二場比賽再Barça主場進行,誰贏就晉級,要是Barça輸了,當天Barcelona大概就會以暴動收場,一開賽全場忘我地唱著Barça的隊歌(http://www.youtube.com/watch?v=8b8cGhxhAsY),與其說給球員們加油,不如說好好鞭策著球員們一定要獲勝,在這樣的氣氛之下,陣中的明星球員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力求在一開示就能夠取得領先優勢,上半場的前30分中,Barça就已秋風掃落葉的姿態取得4-0的絕對優勢,隨之而來的就是球場上越來越火爆的肢體動作以及球迷們瘋狂地跟里昂球員的叫嘯,里昂在上半場結束前還是稍有斬獲得到一分,但是下半場在Barça穩住腳步控制住中場後,Barça最後在主場以5-2輕鬆獲勝晉級到八強。
回去的路上,球迷臉上充滿了幸奮之情,但是你可以感覺到大家對八強的不滿足,大家似乎在期待更高的榮譽,也許是因為這樣的心態,當天晚上的Barcelona,沒有盛大的遊行,雖然如此,走在路上的我可以感覺到整個城市攏罩一種愉悅的情緒下,在不景氣的當今,這樣的情緒令人格外珍惜。
*Barça 是FCB的簡稱,這個字是加泰隆尼亞文,ç有長尾巴,所以念法是"巴薩"。
2 comments:
讀這篇,就像有天唸著充斥著Passé composé vs Imparfait 席丹帶領法國拿下冠軍的文章似的,周圍一直鼓譟著歡呼聲!
想問,那天若是沒穿戴上"Barça"周邊商品,會怎麼樣嗎?還是你怕會怎樣,所以也有穿。
前年12/5@曼谷,恰逢泰皇八十歲大壽,我們也入境隨俗地買了件沒穿過第二次的黃T恤 >___<
離開前一定會買的!最近在打折呢!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