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讓我跟我親愛的台灣小島說一聲,生日快樂!希望國慶過後,大家的生活可以越來越好!
米國的一切跟我剛到巴賽的生活比起來是真的方便許多,到了宿舍後,報上名字就拿到鑰匙搬進房間,清點一下缺了什麼東西,到附近的大賣場以及超市就立刻補齊,生活就這樣迅速地安頓下來。學校相關作業也都相當方便,學生證只花了兩分鐘就拿到,而且馬上就可以在各個系統上使用:到宿舍旁的商店街選了促銷方案的零元手機,十分鐘就開始跟外界聯絡;過了轉角進去銀行花了三十分鐘,就輕鬆地開了新帳戶;累了煩了想要散步,沒幾步路就有西北大學美麗的的校園跟濱湖的步道,甚至還有人工沙灘讓我可以回味踩著巴塞隆納的細沙上的那份觸覺,怪不得大家都說美國的生活真是很舒服。保握好天氣的尾聲,也跑了幾趟芝加哥,美麗的湖景跟另人贊嘆的市區高樓是這邊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記憶,這樣的資源跟建設讓芝加哥人有著不可避免的驕傲;當然,身為NBA忠實球迷的我也訂了票,十一月初就要前往公牛隊的聯合中心朝聖;萬聖節的紐約之行也已經在計畫中。
課業方面,選了四門都滿有趣的課,開始適應很"純美國"的上課內容,教授只拿一些美國品牌跟案例子作教材,而且還假設全部的人都清楚這個"世界中心" 所發生的一切,我只能說這就是美國啊!所以在我仔細觀察跟了解後,立刻發現家樂氏商學院雖然號稱有30%的國際學生,可是扣掉拿雙重國籍在美國長大的小孩,國際學生的比例可能降低到15%。至於課堂的壓力跟難度跟IESE比起來算是相對輕鬆,在這邊只要報告有交,考試有考,基本上要過沒有問題,相對IESE上課出席跟發言佔成績50%的課程的設計,還有一定當掉常態分配最後10%的品管方式,我只能說這大概是為什麼第三個星期在課堂中開始出現越來約多的空位:可是這所學校會成為世界名校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嚴謹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在每一堂課都有很清楚的"Model"可以學習並且在未來套用;龐大的規模讓它可以有各式各樣的社群去跟外面的機會接軌,活動跟演講多到你可以中餐晚餐都吃學校活動提供的食物,完全不需要去擔心處理伙食的問題;到學校徵才的公司也是來自四面八方,都是各個產業的一時之選,學生也都有非常好的經驗跟背景,這個交集所開啟的正向循環,累積出這所學校驚人的名聲跟實力。身為一個交換學生,我很幸運地可以身處其中去感受這一切,也很幸運地可以有機會在另外一個國度跟社會,學習到另外一個文化。
每天從宿舍到商學院的路上那顆楓樹,已經在這一個星期悄悄地被刺骨的寒風染紅,接下來我就要感受什麼叫真正的冬天了,大家都說我接下來就知道什麼叫做"冷死人不償命",但是我的心情與其說不安不如說期待,畢竟人生的一切就是在累積經驗,我期待我在這邊每一天的學習跟感受。
在世界各地的朋友,你們好嗎?希望你們也有豐富快樂的生活!
Ciao!